以毅斋曾先生诗法曰能以无情作有情子熊举以诗意赏析

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只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这首诗的主题是禅宗,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寻求灵性启示的旅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第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希望向南方传播禅宗。第二句“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意味着禅宗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三、四句探讨了寻找灵性启示的难度,“老牛胎”是禅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人们应该通过直接体验来理解真理,而非仅仅通过文字和概念来理解。然而,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半生苦迷此,所见只瞢哉”。 第五、六句再次强调了难以获得灵性启示的困难,“眼底仍飞埃”意味着即使你已经感觉到静心冥想,头脑中仍然有很多杂念。第七句则表示灵性启示是突如其来的,难以预测,“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第八、九、十句描述了创作的过程,如何从无到有地创造出灵性的启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热爱,“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意味着他希望其他寻求灵性启示的人能够找到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最后两句则表示作者已经获得了灵性启示,“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并且愿意通过创作来分享这个启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396158.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