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注释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释:赤壁: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赤矶山,系汉建安十三年与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所在地。
东风:赤壁之战以火攻,适值东南风大作,火乘风势,尽烧北船。
铜雀:铜雀台,建安十五年建于邺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一带),因楼顶饰以大铜雀而得名,为曹操享乐之处,其美姬皆在其中。
二乔:即大乔、小乔,江东乔公之女,皆国色。
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折戟沉沙】断戟沉埋在沙里。形容失败惨重。唐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清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今日啊!折戟沉沙,还将认取前朝。”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其所歷之江山,必低徊於折戟沉沙之处;其所询之故老,必比眤於吞声失职之人。”郭小川《长江边上“五七”路》诗:“结果恰恰是:他们自己折戟沉沙。”亦省作“折戟”。明文徵明《厓山大忠祠》诗:“折戟併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説碙州。”清纳兰性德《好事近》词:“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铜雀台】爵臺”。汉末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与金虎、冰井合称三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臺。”晋陆翙《邺中记》:“铜爵臺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鄴西三臺……中曰铜雀臺,高十丈,有屋百一间。”清赵翼《邺城怀古》诗:“霸图开国古漳滨,铜雀臺高逈入云。”吕志伊《读史感赋》:“而今立马西陵望,铜雀臺荒繐帐空。”2.乐府平调曲名。又名“铜雀妓”。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六·铜雀台》题解:“一曰《铜雀妓》。《鄴都故事》曰:‘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鄴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寳。餘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臺,臺上施六尺牀,下繐帐,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属。每月朝十五,輒向帐前作伎,汝等时登臺,望吾西陵墓田。”’……后人悲其意,而为之咏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39473.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