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曲诗意赏析

缉麻合线长百丈,要系风筝待晴放。有风须及清明前,作得鲇鱼爱新样。
全身糊纸竹缚匡,两旗横张垂尾长。手中缓放莫教卷,风力渐舒风渐远。
犹嫌平陇去不高,走上山头如掣鳌。盘空一点正摇曳,欲坠更举何滔滔。
时人勿用旁惊睨,质薄材轻等儿戏。乘时容易上云霄,失势终然在平地。
明日落花花雨寒,过却清明风力阑。萧条断线挂虚壁,沟中破纸无人拾。
这首诗描绘了风筝的制作、放飞和结束的全过程。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作者缉麻合线长达百丈,用竹子和糊纸制成一个风筝,并等待着适当的风力来让它在空中飞翔。作者提到了需要在清明节前寻找适当的风力,以制作出令人喜欢的新样式的鲇鱼形状的风筝。 这首诗还描述了在风筝放飞时的场景。风筝被系在两个旗杆之间,悬挂着长长的尾巴,而在风力的作用下,风筝轻盈地上升并摇曳着。尽管作者认为风筝有点儿太低了,但是他仍然觉得站在山顶看着风筝飘荡非常惊险刺激,就像控制着一只龟苓膏一般。作者也警告读者不要小看风筝的材料和质量,因为如果不得当,风筝很容易失控并最终坠落地面。 最后,诗歌讲述了风筝结束的情景。落花雨天,寒风瑟瑟。风筝的线断了或者被绊住,它就会挂在虚壁上或者掉进沟里,成为无人问津的废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316111.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