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个注释

姑苏怀古小闹干高入云霞,不似当年,乐事豪华。
老树僧居,垂杨驿舍,乱苇渔家。
看一片夕阳暮鸦,想三千宫女荷花。
何处吴娃?我有新问,说与夫差。
庚午腊月二十日立春次日大雪卢彦远使君索赋东移造化多才,昨夜春来,今日花开。
粉晕苍苔,冰丝翠柳,彩胜金钗。
白凤舞仙山玉海,紫箫吹明月瑶台。
何处伤怀?寂寞袁安,紧闭书斋。
春晚有感燕莺春歌舞排场,几点吴霜,压定疏狂。
曲补《霓裳》,茶分凤髓,墨染龙香。
千钟酒百年醉乡,十分愁三月韶光。
系马仙庄,寄语云娘,老却崔郎。
开元馆石上红梅想桃根桃叶谁家?有姑射山人,笑上仙槎。
秀靥凝脂,明妆晕酒,暖信烘霞。
浑未许墙头杏花,是偷尝鼎内丹砂。
清思交加,疏影横斜,老石槎牙。
溪月王真人开元道院二首木香亭蕉影窗纱,路人桃源,门掩仙家。
堂覆黄云,香飞绛雪,袖拂青霞。
鲛血古荧荧剑花,麝煤温颗颗丹芽。
听罢南华,欲问溪翁,暂借仙槎。
洗巾衣何处寻真?大隐桥西,别是乾坤。
山外清溪,空中白月,岛上红云。
开李耳玄玄妙门,画榴皮口口山人。
愿卜芳邻,尘世淡凉,此地长春。
寿溪月王其人锦芙蔡玉府清虚,陆地神仙,世口蓬壶。
春酒霞觞,雷义翠鼎,宝篆琼符。
环绿亭前画图,开元堂上琴书。
山绕山居,否爱吾庐,召人皇都。
席上有赠女温柔名冠西州,柳媚蜂腰,扇掩莺喉。
卖俏殷勤,承欢体态,逞俊风流。
上厅角烟花帅首,下场头沙草骷髅。
两鬓惊秋,说与吴姬,休恋秦楼。
九月八日谈社会于文昌宫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
隐话诗工,清樽酒美,胜地文昌。
喜今日湖山共赏,怕明朝风雨相妨。
归路倘佯,一片秋声,两袖岚光。
西湖送别饯东君西子湖滨,恨写兰心,香瘦梅魂。
玉筯偷垂,雕鞍慢整,锦带轻分。
长亭柳短亭酒留连去人,南山云北山雨狼藉残春。
蝶妒莺嗔,草怨花颦。
今夜歌尘,明日啼痕。
送别客风流玉友温柔,一片离情,万里清秋。
桂影帘栊,荷花庭院,芦叶汀洲。
山隐隐藏君旧游,雨丝丝织我新愁。
共语危楼,未出阳关,且听凉州。
太真病齿图沉香亭嚼徵含商,舞挫霓裳,病倚香囊。
粉褪残妆,腮擎腻玉,饮怯凉浆。
贬李白因他口伤,闹渔阳为我唇亡。
今夜凄凉,懒扣红牙,,瞧仲三郎。
浮石许氏山园小集上浮石不泛浮槎,当日河源,今夕仙家。
煮酒青梅,凉浆老蔗,活水新茶。
灵冷兰英玉芽,风香松粉金花。
两部鸣蛙,百巧流莺,数点归鸦。
观《天宝遗事》荔枝香舞态婆娑,天子无愁,乐事如何?尘满金銮,风生铁骑,雨暗铜驼。
蜀道口难知坎坷,月宫寒不恋姮娥。
注马平坡,锦袜羞看,翠辇重过。
湖上引壶觞何处倘佯?南浦离情,西子秾妆。
远岫螺青,平坡鸭绿,嫩柳鹅黄。
有倦容思量故乡,不吟诗辜负韶光。
玉手相将,脆管悠扬,醉墨淋浪。
春情恨东君辜负闲身,芳径生苔,锦瑟凝尘。
览锦心寒,裁书耳热,对酒眉颦。
怨女空怀暮春,落花不管愁人。
何处销魂?絮远蜂狂,柳暗莺嗔。
高邮即事叠韵客多才无奈愁怀,春隔蓬莱,冻解秦淮。
眼擘金钗,情裁柳带,粉改桃腮。
待月来云埋凤台,爱花开人在天台。
香霭书斋,绿界苍苔;半折罗鞋,懒基瑶阶。
惠山赵蒙泉小隐缆吴松雪夜渔槎,笑脱青衫,牢裹乌纱。
不负鸥盟,空惊蝶梦,口厌蜂衙。
白云外庞居士家,锦池中优钵罗华。
老向烟霞,对月看经,递水烹茶。
【荔枝香】亦作“荔支香”。1.唐乐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帝幸驪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2.词牌名。始于宋,承唐乐曲而成。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荔枝香……今歇指、大石两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谓本曲。”见于宋词的有两体,柳永之作七十六字,周邦彦为七十三字。一名《荔枝香近》。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调正曲,句法同于词。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广东省城有武陵会馆……既落成,其乡人梁应来为撰楹帖云:‘一闋《荔支香》,听玉笛吹来,徧传南海;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西湖?’”【优钵罗】植物名。梵语。又译为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即青莲花。多产于天竺,其花香洁。《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鉢罗华以为鬘饰。”唐岑参《优钵罗花歌》序:“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鉢罗花,目所未见。天寳景申岁……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於天山之南。”元张可久《折桂令·惠山赵蒙泉小隐》曲:“白云外庞居士家,锦池中优鉢罗花。”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癸未夏,得《陈子昂文集》十卷,犹是故物,然如优鉢罗花,偶一见耳。”参阅《续一切经音义》卷一。【桃根桃叶】美女。清周亮工《丽人行冰上同薗次赋》:“桃根桃叶莫相催,艷极轻波不敢洄。”参见“桃叶”、“桃根”。典【陆地神仙】类。元沉禧《一枝花·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套曲:“人都道散消摇陆地神仙,我则道厌尘嚣箕山许由。”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四》:“竹篱茅舍的风味,可以使人享‘陆地神仙’的‘清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25507.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