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诗意赏析

早岁诗歌,中年笺注,句消钟鼎旂常。俎豆名山,平生两瓣心香。
遗经独抱司农注,附千秋、高密门墙。更倾心、白傅风流,长庆篇章。
礼堂犹幸留遗像,其香山居士,须鬓苍浪。妙墨摩来,真教素壁生光。
云楣待仿箫斋例,论高名、郑白相当。待他年、侨札周旋,再证行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一生经历和创作心路历程。他在早年就开始写诗,中年时则注重对古文献的批注和解读。他经历了名山大川,同时也保持了内心的深情和热爱。他抱着司农注的遗稿,仍然致力于学术研究,附带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他向往白傅先生的风采和长庆篇章,同时也怀念逝去的山居士、文人郑白。他对墨宝进行鉴赏,欣赏素壁的美感。最后,他期待自己能够仿效箫斋,继续追求高名,同时也留下行藏的印记。整首诗流畅而充满哲理,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251011.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