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诗诗意赏析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从事政治的儒士的经历。他佩戴着长长的衣袂,守护着民间社会,并使用符号来进行土地划分。当问及他如何能够成为一位政治家时,他回答是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儒学生。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通过儒学升职后,获得了高额的俸禄,并与以前的同辈有了很大的差距。 然而,他发现政府中的一些人是勾心斗角的,不顾真正的公正,擅长奉承各种权贵,好像专注于权力和个人利益。相反,普通人抗拒尘世的浮华和过度追求名利。这位儒士意识到,效仿著名的商人贾宝玉,这样做并不比仍然念旧业的人更出色。他认为,如果换一个环境,也许会更好。他介绍了一个名为嵩阳敞儒宫的地方,那里有类似的文化群体,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学术成果和振兴农业。虽然这个地方已经变得荒废了,但他仍然认为,那里是儒学的理想之地。 然而,在这个时候,政治局面开始发生变化,天下纷争,人民生活艰难。政权更迭,谋求真正的公义和平衡,需要高尚的领导者来统治国家。诗人渴望看到具有智慧和勇气的人能够掌握大权,并确保人民的福祉。虽然儒学已经不再拥有昔日的荣耀,但它仍然可以为一个伟大的未来做出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230813.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