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礼僧伽大士诗意赏析
-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如何被妄想所迷惑,以及佛教中“一切皆空”的思想。诗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幻的,不能被视为真实存在,因为它们都是由人的感官构成的假象。人们倾听声音、看到颜色、嗅到气味等,但这些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并非真正的本质。相反,只有通过内省和超越感官体验,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觉醒。最后,诗人表达了他自己和其他佛教徒所经历的这种觉醒状态,即获得道的境界,进入不二法门。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21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