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铭剑阁铭赏析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赏析:

张载的《剑阁铭》先描绘剑阁山势的陡峭险峻,继而写剑阁与远近南北诸山诸地的联系,在更大的范围显示剑阁地理位置的重要,接着用对比的手法,将剑阁与天彭山、碣石山,嵩山、华山作比,剑阁狭窄高峻均过之。于是顺理成章地指出,这壁立千仞的剑阁,穷极险峻,正是蜀国的门户,是固守的要塞。

以上主要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写剑阁,以下则主要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写剑阁。社会昏浊,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就会在这里据险扯起造反的大旗。这是对统治者的告诫。作者身处晋朝,对刘备据蜀自立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又援引春秋战国时秦国仗恃有利地形而崛起,刘邦得田肯献筹而特别注重秦齐二地安排的故事,意在说明对战略要地的注重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作者认为,像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胜之地,一定要安排心腹之人镇守,这当然是从社会长治久安的角度所作的思虑。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写剑阁的第一层次。

从社会历史角度写剑阁的第二层次则由山河之险推进一层,写山河之险实际上不可仗恃,最根本的是要重视修德。作者举魏武侯以山河之险自喜而被吴起规谏以及凭剑阁之险的公孙述、刘禅不重修德终致败亡的史事,既告诫统治者要以修德为重,又警告那些图谋据险作乱者要以前例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这篇《剑阁铭》以184字写剑阁,绘景如在眼前,绘事如曾亲历,经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美的享受。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其曾给以了以极高的评价:“唯张载《剑阁》,其才清采,迅足骎骎,后发前至,靳铭岷汉,得其宜矣。”这评价是在批评了冯衍、崔驷、李尤、曹丕等诗文大家的作品之后得出的,所以足以说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19093.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