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山 相传明太祖曾至此诗意赏析
-
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山神不解谀,未免疑真伪。
这首诗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沉思和反思。它通过对汉皇、明祖登嵩山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现实的失望。作者认为,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所留下的印记,如万岁之呼,虽然可能被怀疑真伪,但仍能在今天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而在当前时代,人们很难找到真正值得称赞的事物。作者以“回首燕京万寿山”来暗示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兴起,对历史的变幻和兴衰表示悲悯之情。最后,作者提出“岂若兹山掩薜萝”的观点,即我们应该像这座山一样,永远屹立不倒,即使草木凋零也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气质,而不是被时代的变迁所吞没。
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
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真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
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
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18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