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诗意赏析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这首诗叙述了唐朝元和年间春天二月的寒食节期间的气候变化。在这个时候,天空乌云密布,夜间下起了雪,连续不断地持续了很长时间。雪花纷飞,如同鹅毛密集般落下,雪量之大让人难以置信。寒食节本应是春天到来的标志,然而这样的天气却让春天的气息无从感受。 此次突发的异常气候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树木凋谢,草木干枯,水流结冰,花儿凋零。但是,诗人认为这种自然现象并不是上天安排的正常季节变化,而是因为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出现的异常现象。历史上有记载的圣人们是非常重视与尊重自然规律的,并会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防止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因此,诗人呼吁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遵循自然规律以及历代先贤提出的治理思路,以防止灾害的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183096.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