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行送别福建参议李著作器之诗意赏析

我来石渠五十六,双鬓如蓬腰未曲。
岂为健笔有徐庾,自数来时六十五。
谁解辛苦续子虚,长安有客四十余。
已成老翁不肯去,青藜当户夜读书。
东观丈人起遐想,无为岁月空踟蹰。
去作诸侯老宾客,可无绿水兼红蕖。
我家东下才百里,钓螺一曲清无滓。
草堂为筑荔枝斜,濯锦江头有如是。
子思子方道为尊,南国佳人如秋云。
不知公侯有朱箔,要问常州李著作。
这首诗是一位老者自我介绍和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他来到石渠已经56岁了,但他的双鬓仍然黑油油的,腰杆也没有弯曲。诗人自称不如徐庾,但他也有一支健笔,从65岁开始就数着日子过来。 这位老者辛苦地续写了《庄子》,长安城里也有40多个客人前来拜访他。尽管他已成为老翁,但他还是坚持读书,每天晚上都要在青藜下读书。他的东观丈人则陷入遐想之中,感叹岁月匆忙而无所作为。 最后,老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某个诸侯国家的老宾客,享受清幽的环境和美好的风景。他的家离这里只有百里之遥,可以去江边钓螺,或者在自己的草堂里读书。他认为子思、子方道等人是值得尊重的学者,南国也有美丽的女子,他不知道那里的公侯是否富裕显赫,并向常州的李著作请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134541.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