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答苏秀才简析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此诗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当时李白正待诏金门。扬雄《解嘲》:“历金门,上玉堂。”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苏秀才,名不详。李白在诗中写道:“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从诗中“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两句来看,苏秀才的隐居之处确实非凡:“鸟鸣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篠,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李白向来对这种自然造化的胜景就一往情深,于是就想象着苏秀才一定在眷恋自己,以至于“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待诏金门的李白似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表示身世两忘,跟随苏秀才在大自然中终老一生。“得心自虚妙”的“得”既指苏秀才,当然也包括李白在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10836.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