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开闺怨诗菩萨蛮商妇怨:张帆打鼓开船去
春时江上帘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赏析」
南宋词人江开的这首《菩萨蛮商妇怨》意在写是商妇的忧怨之情,是一首闺怨诗。
商妇问题,一直是诗词作者突出写的亮点。因为诗词作者都很重感情,同时又都鄙薄利欲,因而他们多愿意写这种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中用嫁与弄潮儿的痴想表达商妇的痛苦,感情极其深刻哀切。在词的含蓄隽永方面,江开的这首词比不上李益的作品,但因为篇幅较长,因而对感情的剖析却更加细腻。
在章法安排上,这首词前半阕侧重叙事,后半阕侧重抒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上半阕描写商人的两次外出: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
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秋晚恰归来一句表明曾中间回来过,但从恰归来和船又开来看间隔是极短暂的。因此,上半阕其实就是朝朝误妾期的生动描述。下半阕抒情,表露的是商妇情绪的三个方面: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倾诉守空房的孤独:情少利心多是对商人情薄的指责:郎如年少何感慨青春虚度。这首词,条理清楚,照应严密。比如,上半阕说春时出去,秋晚归来,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商妇是独守空房的,眼下看看船又开,不知归期在何日?这些描写,实际上就是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的最具体生动反映。上半阕中关于春去秋归的叙述,实际上是商人全年行踪的描写,而结尾处郎如年少何所抒发的青春短暂的感叹,就正是一年年青春虚度的必然结果。
这首《菩萨蛮商妇怨》上、下两阕分工明确,但下片之情全来自上片,上片之事又处处含情。可谓布局极为精巧。
这首词也很讲究文辞。如:首句写别离的季节:春时江上廉纤雨,春天是人们易动感情的时候,在此时离别已叫人伤悲不已,加上廉纤雨(廉纤,是细微、纤微的意思),淅淅沥沥,自然更添无限凄清、哀凉。秋晚恰归来一句,用秋晚二字渲染萧飒的环境气氛,同时又成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一句说秋晚恰归来,下一句接写看看船又开,恰字同又字的配合,充分表达了主题,看看二字表露出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将离去时的心理状态,使读者看到她,此时伤别的愁苦之情,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如,上半阕连用两次开船造成商人不断离去的气氛,下半阕中嫁郎如未嫁、情少利心多两句各自形成对照,对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至为重要。
>>推荐阅读:苏轼写的闺怨诗《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最新遇见最美的宋词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意赏析
-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_苏轼的定风波全文赏析
- 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_范仲淹秋日怀旧词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游记词
- 疏影横斜水清,林逋《山园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 苏轼写的闺怨诗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诗赏析
-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古诗赏析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古诗诗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