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妇词十一首其十:乌归花复落
时间:2019-02-17 20:50:04 来源:古诗文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大妇正当垆,中妇裁罗襦。
小妇独无事,淇上待吴姝。
乌归花复落,欲去却踟蹰。
『注释』
题注:题目也作《三妇艳词》。三妇,三个儿媳妇。《三妇艳》虽非词牌,但有不少同题仿作。
大妇:长子之妻。另,旧称正妻为大妇,妾为小妇。此当非此意。
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当垆:卖酒。
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
襦:短衣、短袄。
淇上待:倒装句,正常顺序应为吴姝待淇上,意为(小妇那神态就像)吴地美女在淇上含情脉脉地等待意中人(那样)。淇上,淇水之上。这里的淇水因《诗经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一句,后遂以桑中、上宫、淇上指男女欢会之所。作者作此诗的地点应为建康(今南京),并非在淇上。淇水,发源于山西,其主要河段在河南北部的鹤壁市境内。
吴姝:吴地的美女。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即为吴地美女。吴地,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江西的一部分。亦指东汉时的吴郡(今江苏省),后为三国时的吴国。
乌归:日落。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版本不一,亦有作鸟。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赏析』
亡国之君陈叔宝的诗多为描写声色之作,用语常轻薄猥亵,有人认为他的这类诗几乎可说是嫖客代娼妓立言。此诗似以公爹的口吻欣赏三个儿媳妇行为举止之美,且为之不忍离去,以今天的民俗和道德风尚衡量,实在有点老不正经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