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翻译」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注释」
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西风:秋风。
比:《花草粹编》等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赏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是词人李清照婚后所作,全诗描写了一个思妇的痴念表象,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赵明诚)的心情。传说《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着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