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诗文 > 最美古诗101首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古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2018-11-09 21:32:33    来源:古诗文网    作者:李煜    点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邓丽君歌曲《几多愁》,歌词来自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翻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

  《虞美人》是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李煜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意思是,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李煜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诗词人李煜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中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最新最美古诗101首

热门最美古诗101首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