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一汤的由来 四菜一汤的典故
时间:2018-12-12 16:21:04 来源:古诗文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
四菜一汤,即一餐四样菜一碗汤,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为整治达官贵人穷奢极欲而首倡。
明王朝建立时,百姓生活艰难。而功臣们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产生一些骄纵之气。而从社会最底层上来的朱元璋深深知道民间的疾苦。如此下去大明朝也要亡国,决心整治这股奢侈风气。
一天,他下旨宴请文武群臣,为皇后祝寿。臣子们非常高兴,以为又可以重温战争年代那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猜拳行令,一醉方休的快乐时光呢!可是让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个宴会有些特别——第一道菜上的竟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朱元璋逐一大赞每道菜的好处: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喜洋洋;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群臣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朱元璋又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廷传到民间,进而成了现代廉政的榜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周恩来总理敲定成为公务接待,特别是国宴的标准。之后随着与各国的交流增多,四菜一汤的菜式逐渐吸收了西方菜肴的特点和餐饮习惯,出现了很多新式的菜式。
1949年10月1日傍晚,北京饭店,中共中央设宴招待刚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中外贵宾。在头道菜燕菜汤后,又上热菜八道:红烧鱼翅、烧四宝、干焖大虾、烧鸡块、鲜蘑菜心、红扒鸭、红烧鲤鱼、红烧狮子头,史称开国第一宴。这次国宴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定下规矩:以后的国宴标准为四菜一汤。此后半个世纪,如无例外,国宴基本维持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