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及文言文答题技巧介绍!

时间:2019-07-17 23:55:17    来源:古诗文网    作者:古诗文网    点击:

文言文的学习吸收需要一个过程,高年级小学生处于人生第一个汲取阶段,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学习能力较强,此时适当引入一些古文教育,可以为日后的文言文学习和涉猎打下良好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广大网友们介绍的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的相关资讯,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网友们!


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


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如下所示:

高中文言文目录第一册

第一单元

1.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 16.《名人传》序

17.烛之武退秦师 18.勾践灭吴(节选)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触龙说赵太后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2.寡人之于国也

23.劝学 24.秋水


高中文言文目录第二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18.鸿门宴

19.兰亭集序 20.归去来兮辞.


第六单元

21.师说 22.阿房宫赋

23.谏太宗十思书 24.种树郭橐驼传.


高中文言文目录第三册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氓 无衣 静女 2.离骚(节选)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湘夫人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6.琵琶行(并序)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登高 蜀相 石头城 锦瑟 书愤.

8.词七首 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

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渔翁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一剪梅(李清照)

李凭箜篌引 过华清宫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李 煜)

桂枝香.金陵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苏幕遮(周邦彦)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 18.游褒禅山记

19.伶官传序 20.石钟山记.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 22.五人墓碑记

23.登泰山记 24.病梅馆记


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


了解清楚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文言文答题技巧吧!

1: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2: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3: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4:“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5: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2)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②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该如何改正或抵制。


以上是小编为广大网友们介绍的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的相关资讯,详细介绍了高中所有文言文的答题技巧,网友们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最新原创作品

热门原创作品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