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弟子规: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原文及解释翻译-弟子规》
-
chén bì guà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关键词:弟子规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句也是生活的小事,早上起来以后必定先要盥洗,漱口、刷牙、洗脸、上洗手间,洗手间上完之后回来要洗手,这些都是卫生的习惯。卫生习惯从小养成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身体能够健康,这也是对父母的孝顺,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有健康的身体也能够为社会很好的工作。这句话它有引申的意思,会学的人看到这一句他就会联想到进德修业方面,“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讲的是我们要清洁,要洗清不干净的这些东西。要知道对我们的身体我们要讲究清洁,对心理?我们往往重视生理而忽略心理。心里面有很多肮脏的东西、不干净的东西,我们有没有常常去清洗?什么东西是污染我们的心理?追求于声色犬马的享受、追求欲望的满足、角逐于名利场中,这些统统都是对内心的污染,它都是内心的毒素,让我们的本性本善受到蒙蔽。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本性,而对于那些不良的、不好的习性要把它去除。要知道人的快乐不是从外在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得来的,那些享受、那些欲望的满足仅仅是外在的刺激,它不能让人真正得到持久的快乐。什么样子才叫真正的快乐?《论语学而篇》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就是喜悦,这个喜悦不是外来的,是内心里面不断的涌出来的喜悦。怎么样得到?学而时习之,学的是圣贤的教诲,把圣贤的教诲努力的去落实、去实习,这样愈学愈快乐。
孔子的学生颜回他的生活非常贫苦。孔子在《论语》里面就说过,说颜回“箪食瓢饮”,吃饭的时候没有饭碗,拿个竹子做的篓来当作饭碗,喝水连杯子都没有,拿个葫芦瓢来舀水喝,“居陋巷”,生活在非常简陋的巷子里面,孔子说“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在颜回的那个境界里生活,都不知是多么忧虑,为什么他忧虑?因为他有欲求,他以为快乐是欲望得到满足。而真正颜回知道欲望不是快乐的源泉,欲望是烦恼的源泉,有欲皆苦,苦怎么来的?因为有欲望;“无欲则刚”,一个人没有欲望他就刚强,而能够在圣贤的学问里面去追求,像颜回那样子,他就能够不改其乐。他不愿意改变他的生活,因为知道生活再苦都是外在的,内心里实在是太快乐了,这叫做法乐,没有真正入到圣贤学问当中这是体会不出来。这个事情就像人喝水一样,这个水的温度只有自己喝了才能够了解是什么样子的,要没有喝这水,别人告诉你这水温度是什么样子,怎么样形容都形容不到位,还得自己喝一口你才知道这个水的温度是多少、是什么样的感觉。所以看到这句,我们就要懂得把心里的那些贪欲扫除干净、清洗干净,让我们的本性彰显出来,那才是快乐的源泉。圣贤人告诉我们,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家境、什么样的身分,富贵的也好,贫贱的也好,你统统能得到君子之乐,只要你认真的来学习圣贤教育,落实圣贤教育。
『上一章』『弟子规章节目录』 『下一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bookview/12384.html
热门诗词
- 六经示儿子 [陆游]
-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 其四 浣花草堂 [顾清]
- 渡江四首 其三 [欧大任]
- 过张至秘校庄 [欧阳修]
- 诗 其二十 [应璩]
- 中秋望月二首 其二 [方仁渊]
- 湖光山色楼避暑口占 [顾德辉]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