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弟子规: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原文及解释翻译-弟子规》
-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关键词:弟子规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这个“称”就是称谓尊长。我们对于尊长,如何来称呼?
令“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呼名,直接叫他子的名字。我们要对长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对,往往连名带姓,互相地叫唤。儿女从小就听到父亲这样唤母亲,母亲也这样直呼父亲的名字,姓名统统叫出来。所以,难免做儿女的偶尔也会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个团体里头,看到老师彼此之间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师(某某人,然后再加老师),不是说直接他姓陈,就叫陈老师。结果学生听了以后,也是直呼老师的名,虽然后面有加个老师,但是这样也是不礼貌。为什么?因为老师做了不良的示范,让孩子也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成年人在讲话,或者父母在讲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旁边有子弟在,我们的言语,我们的造作,我们都要好好地思考,不要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然后来学习,这样就非常的可惜!
“对尊长,勿见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长辈在场的地方,做为晚辈的,父母就要告诫他,不可以在长辈面前故意卖弄你的才华,你的才艺。此地的“勿见能”,这个“见”,我们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很特别会来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有这种情形,他爱表现,从小就爱表达,让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我们都晓得,社会上往往很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华的人, 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他锋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即使你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卖弄,这样对自己有很不好的负面作用。所以,从小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特别小心注意,千万不能让子弟这么小就爱卖弄自己, 这是相当危险的,对将来的前途,对将来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
『上一章』『弟子规章节目录』 『下一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bookview/12376.html
热门诗词
- 临江使君陈华叟哀诗二首 [刘克庄]
- 咏春申君二首 [葛立方]
-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刘克庄]
- 榕城八景 其七 元塔登高 [郭之奇]
- 罗浮山和邹方伯四首 其三 石楼 [庞嵩]
- 寿客 [史铸]
- 送从弟兰玉视牍柳州 其二 [徐瑞]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