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弟子规: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原文及解释翻译-弟子规》
-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关键词:弟子规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这里也提到了,双亲这么爱护我,我孝顺理所当然,是天 经地义之事,怎么可以不孝!如果我今天不孝我的父母,将来我的 后代,同理也是不会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说的“衣冠禽兽”。人为什么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我们有仁慈之心。有仁慈 之心的人,他肯定会孝养他的父母。
“亲憎我,孝方贤”。“憎”就是讨厌。即使双亲不喜欢 我,讨厌我,我还能克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为贤。
“贤”叫圆满的意思。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关于孝顺的故事,我们 都听过虞舜,他的父母对他不好,可是他还能顺亲意,顺母意。即 使后母对他相当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他都能顺从,逆来顺受,最后感化他的父母。这一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跟父 母亲的因缘,这个缘分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父母能 改变。为人子女,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至诚可以感通。一个人如果 发自内心真诚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动父母的。所以,最后这里也提 到了,父母亲这么爱我,我们同样用父母亲爱我们的心,我们也能 来爱我们的父母,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 到的,不分年龄,不分大小,我们都可以做到的。
在历史上,有一个叫陆绩的小朋友,他有一次和他的父亲 去作客,才六岁,主人招待他吃橘子。他看到主人还有剩余,所以 子就藏了两个橘子,放在他的袖子里头。回家的时候,跪拜礼谢主人,这个橘子就掉下来。主人就笑他说:你这么贪吃!可是这个小 ^朋友就跟主人讲:因为我母亲很喜欢吃这样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 "T5在的时候,他就拿了两个,想要带回去给母亲吃。虽然这是不好的 行为,但是他的出发点,他就想到母亲。因为他想到妈妈平常对他 的爱护,现在看到妈妈喜欢吃的东西,他没有忘记母亲,所以他就 顺手多带了两个,放在这个袖子里头。由此可知,孝顺不分贫贱, 不分年龄,只要你懂得让父母高兴,你能体贴父母。你平常对父 母,能让父母得到欢喜,你就是孝顺。
“亲憎我,孝方贤”,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在历史上我 们看到这么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也一再的来说明,人本性还都是善良的。即使父母对我有不善之处,只要我们肯用心,肯定可以 感化父母对我们的这个态度。所以孝顺不是困难,孝顺也不是挂在 嘴里,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上一章』『弟子规章节目录』 『下一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bookview/12366.html
热门诗词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九 [刘鹗]
- 临江仙(合江放舟) [程垓]
- 恩赐乐游园宴 [张说]
- 田家三咏 [叶绍翁]
- 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 其二 刘大司马光济 [王世贞]
- 陪留宰游灌溪回饮县圃六绝 [王炎]
- 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晏几道]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